112升大學學測將於明年1月13日至15日登場,聯合新聞網12月19日起一連5天推出「學測衝刺」系列專題報導,訪問高中及補教名師,剖析今年學測命題趨勢、必考重點、答題要訣,助應屆考生高分上榜。

 

 

● 15篇古文必精讀 教材「新血」台灣文學需留意

隨108課綱上路國文科必讀古文為15篇,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蕭新玉表示,國綜命題上近年多是課內三成、課外七成,課外又以閱讀理解為大宗。語文基本題包括形音義,字音大半出自課內,字形、詞義(成語)多為生活中常見而易誤寫誤用的材料,考生不用刻意追逐艱澀少見的題材,回歸教材即可。若有餘裕,可複習易誤用成語的整理。字義比較則全出於15篇古文,建議以課本為依歸即可。

 

蕭新玉也指出,古文15篇中〈勸和論〉、〈畫菊自序〉、〈鹿港乘桴記〉三篇台灣文學可說是教材「新血」,需再三熟讀,三篇仍有考點,考生需多注意。語法則多考一至兩題,考生可從15篇中的語法材料複習,如被動、倒裝、使動、意動等觀念務求清楚,對選項才能較易掌握。

 

國學常識則包括文學知識和文化知識,蕭新玉表示,通常每年多為一至兩題,大考向來非以記憶式命題,考生須能靈活應用,如詩詞格律、風格判讀等;閱讀理解題材則豐富多樣,命題多見故事性篇章,考生可對明清寓言作品、先秦諸子、柳宗元等稍加準備,解題上建議先瀏覽全文再看題目問什麼,憑印象重回文本找線索。

 

 

● 影視作品可能入題 抓準熱議題延伸閱讀

蕭新玉也建議,綜觀2022年,「戰」字應為時事代表,可延伸出軍事、通膨、貨幣、疫情乃至於地緣政治等議題,考生近期可閱覽相關文章,因應跨領域命題。影劇「華燈初上」亦熱門,還能帶出區域文化等議題;阿瀚「九天玄女」點閱率甚高,《詩經》也有〈玄鳥〉一詩,考生都可加以延伸理解。

 

 

● 混合題精讀古文 考前勤做十年考古題

去年國文科混合題首度登場,並結合選擇題與問答題。蕭新玉指出,混合題考驗學生對訊息擷取、內容反思和推究的能力,混合題去年考過〈勞山道士〉、參考用卷則出現過〈晚遊六橋待月記〉,建議考生再精讀其餘13篇。也建議考生考前勤做考古題、熟悉題型,建議可先以111學測題為主,再回推近十年考題、熟悉題型樣貌,也建議學生參考四技二專統測考題,其常見圖文並列考法、出題創新度高。

 

國文科補教老師楊墨表示,同樣建議學生多做考古題,重複演練歷屆試題、大考中心研究用試卷以及測驗卷、模考題,熟悉大考題型知道題目如何「攻擊」,再回頭補強「防禦」。

 

楊墨指出,考生可多閱讀小品文、時事議題,考前衝刺不建議多寫,反而可以多看範文、熟悉題型,面對繁雜的題幹,同樣建議先掌握問題內容再看引文。

 

 

● 國寫知性題務求言之有物 感性題運用修辭、打造亮點

至於國寫部分。蕭新玉表示,知性題、感性題答題方式不同,知性題盡量分項說明,第一小題多為擷取訊息,第二小題多為贊同或反對擇一立場說明或提供方法策略。知性題只要文句流暢,立場堅定、言之有物即可,最忌語意模糊、立場搖擺。感性題則多為傳統命題作文,寫作仍以「鳳頭豬肚豹尾」為原則,建議多一些修辭運用,產生亮點。考生可多閱讀簡媜早期感性多情散文、王溢嘉深具理性哲思篇章,最重要的是於文中提出個人感悟,建議文長700至800字。

 

楊墨指出,國寫題無論感性題、知性題都離不開「人性」,考生的文章要與人有關、引起共感。建議學生多練習書寫個人具體生活經驗,並用具體方式嘗試表達抽象的感受。若考題希望學生表述正反立場、提出見解或感受,閱卷老師也是想看到學生對該主題的想法,而非人云亦云;若見圖表題,要注意用文字讀寫圖表資訊,再使用資訊應證題幹要求,以擷取訊息、統整歸納、分析判斷再闡述見解,步步到位。

 

[聯合報 許維寧 2022.12.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