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來的演出與教學經驗中,我觀察到,一個演奏家的訓練歷程,會因成長階段及經驗累積,追求的目標也會隨之轉變。而在我從事藝術工作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發現。

 

學習音樂的入門階段,我們往往會要求初學者蹲好馬步,掌握好節奏、旋律、和聲、音色等組成音樂四大要素,將基本能力建立得穩固與牢靠。但若要進一步朝傑出音樂家的方向邁進,基本功就只是重要的必備條件。

 

因此,我常會鼓勵學生,演奏一首曲子前,除了專注於技巧的磨練外,應進一步地對作品進行研究,以音樂美學的角度做分析、現象學的觀點切入,放空自我,客觀地看待,瞭解作曲家、作品的歷史創作背景,進而對整首曲子的結構、曲式、風格有更全面性的理解,方能更真誠地表達作曲家的意念。甚至是融合環境、情緒與自身經驗,將演出昇華為自我的詮釋。

 

對演奏家而言,這樣的演出就不再僅是技巧的展現,而是個人對藝術極致的挑戰,以技巧為基礎,理解與詮釋再加乘,進而讓作品的呈現更加細膩、完整與寬廣。

 

同理,延伸看待民間表演藝術團隊的經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團隊的誕生,往往源自於一群藝術家的熱情與專業,但在追求的路上,慢慢會發現,單有熱忱與好作品遠遠不夠,團隊要永續發展,有賴於許多藝術工作者與資源的投入。

 

從好的演出者、作品作為演出的核心與起點,其他專業劇場藝術夥伴的加入,能讓演出更完整。然而,以上都只是維持生存的基本條件,一般來說,光靠演出帶來的「票房」仍難以支持團隊長遠運作。除持續提升自我、拓展觀眾源外,還是需要爭取補助、贊助、創造各項資源,並和藝術行政工作者共同努力,透過演出、企劃、行銷、行政等各方面的相輔相成,才能讓以專業與熱情奠基的表演團隊全力發揮。

 

由此來看,做好一個「表演」相對容易,但運作好一個「團隊」,可就必須歷經千辛萬苦。而好的作品、藝術家與藝術行政所組成的團隊,要持續向上提升,更是個動態的過程,伴隨經驗增長的不會是平穩及安逸,而是更多的承擔及挑戰,因此勢必要從不斷的感悟與累積中,思考變與不變的可能。

 

以我創辦的打擊樂團為例,今年邁向第卅五年,從創團初始至今,每五到十年,就會啟動一次大變革,各部門分進合擊,在專業、熱情與核心價值不變的前提下,打破舊有的模式,從思維、結構、角色與流程上求變,最後集結力量突破、整合、再出發。不斷地打破重來,讓團隊的體質更有機、更健全,方能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我以多年來在音樂演奏、教學與藝術行政工作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不管是身為演奏家,或藝術工作者,讓自己永恆的道理是相同的,在變與不變中,不斷的體悟、感知與積累,才能使自身益發紮實與茁壯!

 

[聯合新聞網 朱宗慶 2020.02.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