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在學校開了一門新課「社會創新與科技應用」,開學這幾周做了一項實驗,結果十分有趣,和讀者分享。

 

開學不久後,我就出了一份作業給同學—挑戰廿四小時沒有手機的生活。結果是沒有一位同學成功。在事後的反思與檢討中,大部分同學都提及失敗的理由是,沒有了手機,就離開了社交軟體(諸如Line、IG、Twitter、Facebook…),感覺失去了對外的聯結,心中出現了極大的恐慌與不安,深怕漏掉了什麼(或被漏掉)。接下來一周,我則邀請同學觀看一部Netflix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讓同學了解如今的手機與社群媒體APP如何無所不在地影響、掌控著我們。

 

這部由傑夫.奧爾洛夫斯基執導的美國紀錄片,探討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嚴重問題,也深入剖析社交媒體的設計如何滋養網路成癮者,操縱其在政治中的使用。在影片裡我們看到的是社交媒體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從科技成癮、大量個人資訊被收集、錯誤資訊的植入、網路詐騙……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描述在我們免費使用這些軟體的時候,實際上很少有人想過誰來替我們埋單這些使用費用。事實上是廣告主和企業為我們每一個人付費給這些社群軟體。當我們無止境地享受這一切免費又便利的服務時,藉由我們所產生的大數據,搭配先進的演算法,社群媒體公司正藉由投放迎合我們興趣的內容(不一定是廣告),一步步慢慢地影響我們的行為及觀點,讓我們無法察覺自己正在被改變。諷刺的是免費使用網路軟體的代價,就是讓我們自己成為網路上的商品。而在這過程中,社群軟體所做的最終目的不是「猜測我們喜歡的商品」,而是慢慢「洗腦我們去喜歡這商品」。

 

這樣接受喜好的引導並不只是商業問題,而是有著更深入一層對於民主社會的影響,例如近來駭客操控選舉與各種假新聞事件。因為人工智能系統演算我們會對什麼訊息感興趣,藉由傳送精準且設計過的內容,把我們推向同溫層社群中。當人們看到誇張的假消息時,通常會忍不住點開訊息觀看,這也是為什麼假新聞擴散速度比一般的真實消息來得快。聳動的廣告文案成功預測著我們的喜好,藉由點擊按讚,手機成為影響社會輿情的最佳利器,我們每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某些社會事件中的加害者。

 

回到本學期所開的新課,培養學生對科技的敏感度是這門課的授課重點。學生若能帶著可能被科技操弄的覺察意識,養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批判思考,學習做科技的主人,才有可能應用科技於社會創新的推動。經過前面幾堂的測試與反思後,「社會創新與科技應用」這堂課終於可以進入社會創新主題了!

 

[聯合報 侯勝宗 2021.03.26]

(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