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外科醫師,也是兩個小孩的媽,更重要,我是我先生的太太。只是身為太太的這個角色,很多時候是被淡忘掉的。網路上比比皆是:父親身為外科醫師,母親的哀怨、子女的疏離。大家常給予拍拍:「沒辦法,你們就擔待點,爸爸是要救人所以……」所以,因為工作,錯過家人相處的重要時光就理所當然?

 

結婚之前,甚至是說,交往之前,對於自身面對未來雙人世界的應變力,其實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我:「結婚以後,就是大手牽小手囉」

 

蜜蜂先生:「嗯!一起向前走」

 

一切都是要遇到了才知道。我遇到了婚後兩人的空間時間磨合、遇到的生產請假跟回歸職場的困難、遇到了要維持擁有兩個小孩的家庭的辛苦,我才知道這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簡單。

 

我是個外科醫師,也是兩個小孩的媽,更重要,我是我先生的太太。

 

只是身為太太的這個角色,很多時候是被淡忘掉的。

 

尤其當……醫院開刀看診忙不完、下班返家路上累到幾乎睡著、接送小孩上下學吃飯洗澡哄睡、甚至還有一個還是嬰兒討抱亟需安全感卻要在保母處度過大半時光……諸如此類,身為一個攬了多重角色在身上的人,我其實充滿愧疚跟矛盾。

 

沒錯,沒看錯,就是矛盾。

 

我在外科受訓了多年,深知女性在這樣工作職場的優勢及限制,尤其是在生產完兩胎之後,清楚發現體力大不如前,是否維持這樣高密集手工及嚴苛體力需求的專業受訓?成了我第一個考量。

 

但是我連想都不用想,答案是肯定的。

 

選擇外科的人連作夢都在做開刀的夢。抉擇性、成就感、學習、效率及高挑戰,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取代。

 

這是值得用心投入的工作。(其實房貸、車貸一樣要繳,薪水遠低於所有人預期)

 

但是,值得用心?用我一人的心即可?不,連先生及我們雙邊所有家人跟保母全都得跟著一起投入。

 

這一點我真的滿懷滿懷感激。

 

那麼,要用到多少的心力?連孩子的成長陪伴都得一起陪葬嗎?

 

如果我是男性,答案顯然就是肯定。

 

但我不是。

 

所以,錯過家人相處的重要時光就理所當然?

 

網路上比比皆是:父親身為外科醫師,母親的哀怨、子女的疏離。大家給予拍拍:「沒辦法,你們就擔待點,爸爸是要救人所以……」

所以,錯過家人相處的重要時光就理所當然?

 

受訓階段一年、兩年、五年,小孩很快就長大懂事。

 

曾經在我懷裡被拔起哭著「我要跟馬麻一起」的大女兒,現在會笑著揮手跟我道別、讓我獨自出門去看夜間會診。

 

該說她被迫長大了?還是我奪去了她的某塊非常純真及重要的「依戀」?

 

我大女兒才不過小班啊!

 

如果連現在都可以獨立成熟,將來她會不會反過頭來怨我?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更甚至,默默一直付出在背後支持我的先生,他會不會也有無力的一天?

 

人是互相的。

 

我何其有幸,能以一個女性之姿,做到夢寐以求的工作。同樣的,我也希望先生能夠在他的專業中有同樣的收穫。

 

然而面對家庭,我們共同的態度是:「攜手面對」。

 

沒有值班的時間,我們兩個是沒有在放假的。大小孩照顧起來就像是馬拉松,尿布奶粉車輪戰。小孩的精力永遠旺盛,一個顧到癱了換另一個起來幫忙。

 

而且重點是,我們會坐下來好好談談自己的情緒。雖然探索情緒的這部分大多是女性比較有需求,但是先生隨著我邊念邊講,他也願意試著去聽跟了解,這點我真的非常感動。

 

人生很短,大手牽小手,一起向前走。

 

[親子天下 2015.07.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老師 的頭像
    陳老師

    黑腳丫踩泥巴-文韻工坊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