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而且愈早學會愈好。這些「快樂」法則包括: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成就感、成功、堅持。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復原力,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希望讓孩子信守這些行為準則,你可以鼓勵孩子:

 

◎ 試了再說。

 

◎ 成功失敗都坦然接受。

 

◎ 練習。

 

◎ 為最佳結局做好準備。

 

◎ 說「好!」可讓樂觀以及高昂的自信心成為終生習慣。

 

 

鼓勵「試了再說」

澳洲人經常會說「試看看」,意思是冒個險、試一試。為了鼓勵孩子養成「試了再說」的習慣,一開始就要提供他適當的支持與挑戰。兒童是天生的冒險家,讓他們身處充滿顏色、動作、紋路還有各種表面的豐富環境中,有助孩子能夠展開熟悉這個世界的有趣感官與動作程序。父母提供安全感和鼓勵,讓孩子了解你對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很高興,並在需要時幫他一把。

 

嬰兒透過遊戲學習,像是突然冒出頭來的遊戲,並能用眼睛或耳朵追蹤你的臉或其他物品。等孩子長大些,玩遊戲要能鼓勵他使用新字,或讓他爬過阻礙物找你或拿他心愛的玩具。四歲或五歲時,孩子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譬如閱讀或從愈來愈遠的地方找路回家 (和大人一起)。記得,父母的鼓勵、讚賞,要比孩子所追求的「目標」還受歡迎。

 

 

就這麼做吧!

把遊戲拆成孩子能夠成功應付的段落。千萬別讓孩子認為如果失敗了會讓你很失望,要不然他會乾脆不願嘗試。

 

 

成敗都能接受

吉卜齡的詩《如果》有一段,描寫的正是均衡的樂觀態度:

如果你能接受勝利與挫敗

都以平常心看待。

 

雖然父母必須盡其所能去確保孩子擁有成功的經驗,以便對生活周遭有所掌控,但也要教他了解,沒人能夠永遠一帆風順。就算是超人也要怕他家鄉來的礦石!樂觀的真正意義是說,孩子能夠接受,即使在某一件事的表現並不理想,也不因此認為自己每次的努力都將成空。更重要的是,即使孩子失敗卻能保有自我意識,仍是個有價值的人。

 

一旦父母把自己的自尊和孩子的成就掛勾,往往就會發生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表現 (或毫無表現)很不高興,不妨捫心自問,這情緒是否和你的自尊串連在一起,還有,是不是和童年時父母對你的反應有關。

 

父母如何為孩子「描述」某事件的結果,將會大幅決定他的反應,也教會他以後對此狀況應該怎麼解讀。讚賞孩子嘗試和做事方法而不僅是讚賞結果,有助於維持孩子的信心和堅持。例如,假設孩子游泳比賽輸了,當然要承認他的沮喪或挫折感,不過還要再加上一句像是:「我覺得你很棒。你並沒有放棄,而且手臂的動作和上游泳課時一樣好。」

 

讓孩子有能力接受某次失敗只不過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災難,不要把挫敗「視為慘劇」。塞利格曼說:「失敗⋯⋯可暫時打壓自尊,不過孩子對失敗的解釋方法更有可能造成傷害。」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讀一個句子遇到困難,就認為「我絕對學不會認字」,或者朋友沒找他一起玩就覺得「沒人喜歡我」,就會對自己對生命普遍都不滿意。

 

你可以從旁協助,指出這些負面的結果並不長久也非全面,只是暫時和單獨的例子。然後以更為正面的觀點表述孩子的經驗,像是這麼說:「我曉得這很氣人,不過這一句真的很難,而且其他的句子你都會了!」或是:「這次他們沒有請你一起玩並不表示沒人喜歡你,也許他們沒看到你也在那。」不管孩子的情緒感受如何,都要能夠以同理心看待;以你的觀點實話實說,或者不妨也提出父母的個人意見。

 

「總是」或「都沒有」之類的字詞,就是塞利格曼所謂「持續悲觀態度」的徵象。他說:「很快就放棄的人,相信他們所遇到的倒楣事都是持續的;壞運氣揮之不去,還會一直影響他的一生。不受無助感作用的人,則相信壞事的起因都是一時。」

 

往往,成年人都變得會被最終目標所迷,喪失可以樂在過程的能力。然而,生命中大半時間都是過程:念學位、運動以保持身材、往目的地旅行。

 

事實上,研究顯示像是升職或搬新家之類的重大事件,並不像日常經驗那樣影響我們的總體情緒。幼童與生俱來可以完全專注於眼前,而不會為結果煩惱。雖說父母可能需要慢慢教導孩子一些現實感 (稍後我們會談到延遲享樂),但還是應該著重在過程。

 

若想將這種態度當做是孩子的典範,父母要盡可能在生活中安排那些能在過程中享受的事情為主,而不是那些你覺得「應該」做、或已知可以達成某個目標的活動。人生的旅途上幾乎都是過程,大部分的勝利與挫敗都不過是路上的標點符號。

 

 

就這麼做吧!

記錄一天之中你說「總是」或「都沒有」的次數,想想看你傳達給孩子的訊息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