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附近有漫畫店,租一本五塊錢,對還是孩子的我們來說,手拉手去吃飯再去看一本漫畫,生活就算是自己作主了,快樂又自由。我們的行程不外乎就是到小吃店吃碗雞肉飯或義大利飯,一邊斤斤計較自己的身材,決定要不要多點一份炸物。最後總是作罷,因為吃太多會被舞蹈老師念,所以都很節制。

 

路口那間水煎包總是非常熱鬧,我們常趕在上課前去買兩個解饞。大家都很喜歡沾辣醬,一口吃進去滿滿的蔬菜和肉餡,是溫暖又飽足的滋味。一個也是五塊錢,跟租一本漫畫一樣。

 

吃飯的時間,總是尋找著五塊錢為一個單位的目標,一個茶葉蛋、一個水煎包、一個紅豆餅……又或是貴一點的,一碗滷肉飯、雞肉飯、乾麵、燙青菜……說貴也不過二十五塊,除了便宜,這些小東西吃了不會太撐,練舞時肚子不會跑出來。

 

在那個還是伸手拿零用錢的年紀,我們總是計算著怎麼樣可以把手中的零用錢,用最節省的方式,買到最大的快樂。

 

孩子的眼睛是透澈的,對一切事物都沒有太多的既定印象,對所有事情的認知,都僅止於眼前的一刻。

 

有回遇見一個撿資源回收的老先生,他手上拿了五個寶特瓶罐,到便利商店回收換錢,一出便利商店,就到水煎包的攤子上買了個水煎包,急匆匆地吃了起來。

 

從那一刻開始,五塊錢?」對我的意義開始變得不太一樣。

 

一個水煎包對一個大人來說一定是吃不飽的,他是那麼那麼的瘦,看起來又是那麼的餓,好希望可以把很多五塊錢送給他,讓他多吃幾個水煎包。但那時候我太小又太害羞,不知道怎麼靠近他,只能遠遠看著。

 

從此以後,只要看到寶特瓶,都會搜集起來,家裏的人有用完寶特瓶我都會洗好晾乾,放進袋子裏,在路上看見回收的老人,我就跟爸爸說:「我要把這些寶特瓶都給他,你幫我拿給他好不好?」

 

爸爸沒什麼特別反應,但是在我搜集好一堆資源回收後,他都會拿給附近在做回收的老人。

 

某天,已經沒有成天為了跳舞想著減肥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老人推著回收車,經過我身邊,我看著手上喝快完的瓶子,咕嚕咕嚕地一飲而盡,跑到他身邊問:「這個可以給你回收嗎?」老人點了一下頭,我手伸得直直地,像小時候跳舞那樣,把我的瓶子遞給了他。

 

雖然我不確定現在的五塊錢,還買不買得到一個水煎包。

 

[講義雜誌 文/連俞涵 繪/廖麗萍  2019.02.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