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麼多玩具,分弟弟一個會怎樣。」「你怎麼那麼小氣,人家是客人耶」「大的要讓小的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樂於和別人分享,但小孩因為年幼、經驗有限,看不到大人眼中「分享會更好」的宏觀願景。不過,在他們還沒感受到分享的美好之前,若是大人太過心急,甚至強迫孩子分享,孩子反而會學到非父母所願的一課:分享是糟糕的,是被迫才要做的事。

 

 

小小孩也有助人的衝動

根據美國《媽媽故事》網站,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發現,小孩其實沒有大人想像得那麼自私,幼兒雖然衝動,但也擁有「助人的衝動」,若見到別人有難,多數小孩還是會發揮俠義精神,幫助有困難的人。

 

為了求證,如果給孩子選擇,孩子會不會選擇分享?康乃爾大學研究員查尼克(Nadia Chernyak)和庫西尼Tamar Kushnir針對美國三到五歲的幼兒做了一系列實驗其中一個實驗是讓七十二名幼兒看一隻質感極佳,但帶有悲傷表情的小型填充娃娃,研究員告訴孩子這隻娃娃的名字叫狗狗,牠非常難過。

 

接下來,孩子被分成三組,三組孩子都拿到一張繽紛的貼紙。第一組孩子得到的指示是:他們可以保留貼紙,或把貼紙分給狗狗,牠的心情會變好。第二組小孩的選擇是,他們可以選擇讓大人把貼紙收走,或是把貼紙送給狗狗。第三組小孩沒有選擇,大人對他們說:「你得把貼紙給狗狗,這樣牠才會開心。」

 

然後,研究者進行了另一個實驗。這次孩子們拿到了三張笑臉貼紙,眼前有一隻名叫艾莉、一臉悲傷的大象玩偶,大人告訴孩子艾莉也很想要這些貼紙。所有的孩子可以選擇給幾張、全給或是一張都不給。令大人欣慰的是,不論第一個實驗孩子的經驗是好是壞,所有孩子都至少送出了一張貼紙。也許是因為有三張貼紙,孩子有餘裕對別人大方。但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發現上一個實驗的經驗對孩子的慷慨程度有極大的影響。

 

第一組可以選擇把貼紙留下或送給狗狗的孩子,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把二張或全部貼紙送給大象艾莉,但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孩子,只有約一半的人願意分出兩張以上貼紙。研究員也排除孩子不在乎貼紙的可能,把貼紙換成可愛的小玩偶,結果雷同。

 

 

是給予的美好,讓孩子願意慷慨

研究員得到的重要結論是,是先前的給予經驗,而不是自制力,讓孩子學會對別人慷慨。更早以前,研究員對這些孩子做了另一項延遲滿足的實驗:孩子可以選擇跟大人借貼紙玩,或是忍耐一下先把貼紙寄放在大人那裡,但之後可以把貼紙帶回家。後來發現,那些能延宕滿足的孩子並沒有顯現較高的分享意願。反而是「讓悲傷的玩偶高興」這樣的社交因素,才是讓孩子有動力分享的關鍵。

 

也許,鼓勵孩子大方分享的祕訣,就是讓孩子能自己選擇。但這並不表示,父母完全不能提醒孩子或在必要時強迫孩子分享。如果是大家必須一起分享的事物,不論是學校的點心或家中的物資,父母還是要趨向公平分配,容許其中一個孩子多拿,會讓孩子覺察「侵略性高一點」或「用搶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實驗可以提醒父母避免不必要的分享衝突,如果孩子有很寶貝的玩具或物品(就算不玩不用,在他心中仍有特殊的地位),可以提醒他若不願分享,先收起來比較好,等客人走了再玩。也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想,若剛認識的新朋友很喜歡你的新車或你珍愛的包包,你願意把車鑰匙交出去嗎?

 

[親子天下 2014.01.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