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手,從左邊拿起綠色的方塊,移動到右邊,輕輕放下。在倒了幾次後,爺爺終於成功了……
第一次見到他,他斜倚在輪椅上頭,頭低低的,嘴角輕微地蠕動著,臉色蒼白,癱軟在他的位置上。仔細一看,彎曲的左手,以及掉出椅架的左下肢,像破布偶般橫躺在地板上,恰似被扯斷的縴繩。他的體力不佳,稍微坐了一下,就氣喘吁吁,滿是倦容,一身疲憊,彷彿剛跑完馬拉松的參賽選手。
他的面容,憂愁中,帶著身體不適的侵蝕,略顯消瘦;他深鎖的眉頭,來自於受禁錮的身軀,與身心的不自由。我看了看眼前棘手的他,眉頭快跟他一樣皺了。在這個人力吃緊的時刻,內心既擔心又無奈,深怕無法給他足夠好的照料。
還記得,每次要帶他做運動的時候,他總是在半睡半醒中。我帶著他的雙手,身體往前,碰觸椅背,以增強他背肌的穩定度,讓他可以坐得更直、更挺,而不會一碰就倒。他總是很配合地完成每個動作,但到了休息的時候,原本虛弱的眼神,更加失神,只差沒有閉上眼睛而已。每當,看著他垂著頭,露出一股好委屈,又好想睡的臉龐時,我總不禁暗自發笑,也期待能在訓練後,看到成果。
隨著日子的推移,他表現得愈來愈棒,也變得多話。他開始絮絮叨叨地跟我訴說,他在八二三砲戰親眼目睹的烽火連天景象。當心情放鬆了,目光也神采奕奕,宛如掙脫穿越戰場與病魔的囚禁,重獲了自由。
大約是在兩個月後,他的臉色變得紅潤,體力也提昇不少。原本,活動五分鐘就受不了的身體,現在可以站得更久、動得更大、做得更棒。每次,我總在帶完他運動後,派給他一樣作業:「堆積木」。將長、寬、高各一公分的小小方塊積木,像疊疊樂一樣,慢慢疊高。起初,我請他堆起三塊積木。他伸出手,從左邊拿起綠色的方塊,移動到右邊,輕輕放下。在倒了幾次後,終於成功了。
某一天,他的家人開心地跟我說:「爺爺現在可以一次堆到八個積木了耶,爺爺進步非常多,很感謝你們。」這時,我才忽然想起:「現在爺爺已經可以自己坐在床緣移位,並且挪動的速度愈來愈快了。爺爺也能夠自己扶著椅子站立,站得更加地挺直與持久了。」在不知不覺中,他找回了恢復身體機能與活力的鑰匙,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逐漸恢復往日的光彩。
今日,已經邁入第七個月了。想著他一路走過的曾經,有著我們一同努力來的點點滴滴。心底覺得,也該給他一個有趣的綽號了吧。我在內心思量著,那麼,我就叫他「堆積木的爺爺」吧。只見,他又撇著頭,伸出了手,要拿取左邊的方塊,並不疾不徐地,疊到了右邊的積木上頭。哇,這次疊到第九層啦……
爺爺臉上的笑容變多了,能夠站得更久,也愈來愈有力氣。他總是能配合著指令,完成所有的任務。經歷戰火的襲擊,現在受病魔拖磨的他,恢復狀況實是超乎了預期。我想:「或許努力不見得能馬上看到成效,但只要持續抱持著堅持到底的信念,必能峰迴路轉,找回人生的喜樂與自信……」
[講義雜誌 黃宗玄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