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台灣年度代表字選出「亂」字,反映當前的社會情境。「亂」也影響台灣人的閱讀習慣,因為社會氛圍紛亂,讀者不再鍾愛需要靜心閱讀的小說,改讀或勵志或療癒的心理書籍。出版人觀察,這種「心理書打敗小說」的台灣書市獨特現象,恐怕會持續好幾年。
包括誠品、博客來、讀墨、樂天等實體、電子書書店,近日紛紛公布暢銷書榜,心理書都是榜中最夯的書種。主張高情商改變個人命運的「蔡康永的情商課」,勇奪誠品、博客來兩大書店年度暢銷冠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解答之書:專屬於你的人生答案」、「被討厭的勇氣」、「脆弱的力量」等心理書也攻占排行榜。
過去提到閱讀,人們往往提到自己喜歡的小說,暢銷書榜總被小說攻占。但從去年起,推理類除外,小說幾乎從台灣的暢銷書榜集體消失。今年的博客來暢銷書前十名,一本小說都沒有,誠品則只剩推理小說可排進前十名。反觀國外,小說依然名列前茅,「心理書打敗小說」成台灣獨特現象。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表示,這兩年是選舉年,混亂的社會氛圍讓民眾無法靜下心,加上LINE、臉書讓人分心,不利於小說這類需長時間專注閱讀的書種。而面對政治、社會情勢混亂,如何安頓身心是讀者最關心的議題,強調自我成長、解決當下問題的心理書因此崛起。
大是文化總編輯吳依瑋觀察,近年橫掃台灣書市的暢銷心理書有一個共通點:打動人心的書名。如「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如何循序漸進撐起自己的野心」、「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光是書名就打中讀者弱點、引爆閱讀的好奇心。
此外,台灣不少暢銷心理書都來自大陸。吳依瑋說,這些先在對岸走紅的書籍已通過廣大讀者考驗,擁有一定的市場性,來到語言相通的台灣也能引發共鳴。
展望未來,朱亞君認為,兩岸、香港和藍綠衝突仍將持續影響台灣,只要台灣的「亂」未解,小說還是無法奪回書市江山。誠品書店也發表預測,二○二五年的台灣書市,包含心理學、歷史、宗教和哲學的人文類書籍,將取代小說等文學類書籍,成為台灣讀者最喜愛的書種。
[聯合報 陳宛倩 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