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是一位勤儉持家及愛物惜物的人。此等賢淑的特質從家裏陳舊櫃子內十年如一日的餐具便可略知一二,碗盤餐具內外保持得完好如新且絕無水漬殘留,「不隨意浪費拋棄」更是外婆長久以來所奉持的處世價值。

 

隨著時日漸增,外婆器官機能日益衰退,身體新陳代謝不如以往,雙腳水腫不良於行,白天承租隔壁店面、經營美髮的阿姨還能就近幫忙照顧,但夜晚一到,舅舅們跟母親便十分擔心獨自居住的外婆。

 

「聘請外傭」成為母親與舅舅們盡孝道最直接的方式,俾使分擔外婆的日常勞務,減緩身體的疲累。惟外婆憑藉左鄰右舍相傳的耳語,長期對外傭存有不良印象,始終堅持不讓子女多花錢。

 

經歷無限次與外婆溝通會戰,甫得到尊貴的首肯,透過外勞仲介公司的媒介,聘請一位來自印尼的外傭阿娣。阿娣初來之時,中文不甚流利,更遑論外婆需要以臺語溝通,有一段時間外婆與阿娣雙向溝通,處於以「比手畫腳」互動交流,簡單的問話霎時間變成複雜的肢體,讓旁人看了不禁莞爾。

 

一大早,阿娣從打掃、拖地開始一天的工作,馬桶、地板、窗戶皆是不放過的標的物,讓外婆著實輕鬆不少,只需要當個現成的指揮官。外婆因末梢血液循環不佳,導致時常手腳水腫,阿娣一有空就幫忙推拿活絡經脈,幾個月下來,全家人已把阿娣當作自家人一般看待。

 

端午佳節,在印尼從未看過肉粽的阿娣,覺得新鮮生趣,想一起學上幾手,外婆坐鎮指揮下,三兩下將粽子包得有模有樣。那年的粽子擁有獨特的味道,月桃葉內包覆著糯米、花生、三層肉、蛋黃、油蔥……等,甚至還會放入干貝增加奢華感,一顆顆蔥綠的粽子成串後,浸入古式磚造的大爐,當柴燒、葉香與米香充斥空氣時,粽子隨即出爐,翻開月桃葉,飽滿剔透的完美三角形映入眼簾,吃起來格外有外婆的愛心與用心。

 

經歷過民國初年農村社會勞動的苦日子,長久勞作的累積加上親力親為的個性早就讓外婆身體不堪負荷,器官機能退化十分嚴重,導致外婆頻繁進出大醫院,母親亦焦急地帶著外婆全臺灣找良方。外婆生病後時常半夜便溺與嘔吐,阿娣不時驚醒起床賣力地替外婆打理,儘管協助的日子辛苦,一次閒聊中,阿娣說:「阿嬤為人和善,希望阿嬤身體趕快好起來。」

 

一年凜冽的冬天,外婆不敵病魔的侵蝕而辭世,還記得外婆被救護車送返家時,阿娣也在一旁流淚啜泣。縱然阿娣是個外傭,可是陪伴外婆人生的道路上,朝夕相處常伴左右,從南到北閒話家常,生活緊繫、兩心緊靠更像親密家人,最終這段美麗的邂逅留下感人的扉頁,永久傳頌。

 

[講義雜誌 王翔正 2019.09.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