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七 年度學測國寫將單獨施測,對可能的題型和評分標準預先做準備,屆時就不致心慌意亂,相關的基本能力也早已打好底了。
首先,我們審視一下近年考題的出題方向。一O三年度學測作文試題〈通關密語〉、一O二年度指考作文試題〈遠方〉、一O二年度學測作文試題〈人間愉快〉,都是側重「自我探索」與「個人經驗」的題型。
再看看106年度學測作文試題〈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與一O五年度學測作文試題〈我看歪腰郵筒〉,則不難發現近年題型有從「感性的抒懷、生活經驗談」走向「理性的論說、闡發道理與人生智慧」之趨勢,但與其猜題不如掌握基本應題技能──明年的評分方式和題型走向,顯然是想將試題推向多元、「通識」的方向,因此不管是文學作品或人文科學、科普書籍,同學都要備有基本的閱讀與理解能力。
然而無法否認,大多同學受限於傳統教育方式,或對邏輯、獨立思考陌生等因素,少有深入思辨某一議題的經驗,面對論說文的表現,自然多半不甚理想。因此,關注新聞時事(如前述的歪腰郵筒),甚至是身邊的人事問題(如100年度學測試題〈學校和學生的關係〉),並設法在腦內(若與同儕與師長互動更好)進行講求邏輯一貫、層層分析的多段式演辯有其必要性,這是快速強化此項不足的捷徑,若能演練到「筆鋒帶有感情」、在說理的鏗鏘間不忘加入柔性的「人文關懷」,則又能理性感性兼具,大大拉抬文章水準。
想書寫一篇好作文,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起、承、轉、合」四字大原則外,若想更能駕馭文章,亦可將作文分作三個層次依序思考:
1. 文章立意──全文的核心
2. 文章結構──全文的骨架
3. 文句修飾──文章的外貌與裝飾
首先在審題時,便應快速將自己腦中可用於此次答題的經驗摘取出來,謄出文章全貌的腹案,並歸納出此文的中心主旨:若是論說文,一開始的立場和最後的結論,應當在下筆時就已有定案;若是抒情文,也應將全文亟欲鋪陳、描寫的個人感悟規劃出來。這樣做的好處,除了不易跑題、避免前後文所述所思沒有關聯外,更可以把文章中的每段經驗、物件等細節都與題目扣連上,輕易做到「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的效果。
其次是文章結構,除了前文提到的四字大原則外,也可以在行文有所把握時,採取較自由的分段策略,更可以嘗試將極為重要的句子(也就是「文眼」)獨立成一段,可達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最後,若想寫出優美醒目的文句,依然需要平時的鍛鍊和多方閱讀,蓋因應試時間有限,思與寫不得不同步進行,而博覽現代詩和美文,可以提升佳句率是確然的。
[ 聯合報 黃詣庭 2017.12.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