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坪不到的店鋪,白光路燈探照下,顯得有些冷清。遠遠望去,店裡架子上的玻璃櫥櫃空空的。走近些,對著裡頭唯一的人,二十來歲的年輕女孩問:「還有韭菜盒子嗎?」

 

「有,剩最後一個。要嗎?」女孩很有精神地回答。

 

夾起點心裝進紙袋,女孩冒出一句:「太好了,終於可以回家!」

 

看她高興的模樣,忍不住問她家住哪。心想,應該有段距離吧,才會這麼歸心似箭。也才晚間七點多。

 

「隔壁棟呀!」女孩探身往右邊社區型大樓指去。

 

還記著那笑容,溫暖的家所薰養出來的開朗;也應該是溫暖的家,才會讓她這麼想回家。

 

這幾年,臺灣的街頭、公園裡,多出不少「另類」的遊民;年節時,也有許多人選擇隻身過節。令人忍不住好奇,為何不回家?是無法回家,還是無家可回……

 

有好多的原由,在人與家之間形成裂隙,搓揉出一齣齣悲歡離合,而人間劇本再怎麼編寫,「回家」,永遠是最動人也最令人期待的句點。

 

只是,疏離了、斷裂了、傷害了的關係情感,回家的路,該怎麼走?門前楚河滔滔,激盪著兩岸的人心洶湧。該怎麼渡河?

 

回家,好大的難題。誰先起頭?是裡面的人先開門,還是外頭的人先搭橋鋪路?是外面的人先按鈴,還是裡頭的人先繫上黃絲帶?

 

有這麼一說,只要雙方有心,再艱難的關係也會有修復的一天。

 

如是,不管是裡面還是外頭,只要任一方心動了,就行動;一方啟動了,另一方自然會被引發、被觸動、被行動。

 

心,會帶著想「家」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張老師月刊 2014.08.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