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明天開學,新學期除了高中全面實施「早自習自由參與、禁考試」,教育部日前也正式公告修正「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明訂學生成績評量不得於上午第一節課前、課間、中午休息或課後輔導時間辦理。教育部也建議,第一節課前時間,學校可透由閱讀、音樂欣賞、影片賞析等多元素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課後輔導時間則以複習為主,不宜以單一練習題本方式辦理。

 

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對於國中第八節、寒暑輔也有明確規範,包含以自由參加為原則、不能上進度等,法規中也提到,課後輔導及寒暑假學藝活動應以自由參加為原則,課程內容以復習為主,不得為新進度之教授。課後輔導每日不超過下午5時30分,且不得於周末或節日辦理;寒暑假學藝活動應於周一至周五上午辦理。

 

至於本次修正重點,教育部說明,考量兒童應有休息及休閒權利,主要修正該要點第4點,增列「上午第一節課前」及「課後輔導」不得實施學生成績評量。另根據原條文,若學校提供學生留校自習,依法應以自由參加為原則,不得收費,且不得用於上課或考試,並需有學校行政人員、教師或家長在場督導,負責安全、秩序之維護。

 

過去該條文也已明定,教師不得於校內從事不當補習,或於校外補習班兼課或不當補習,對於許多學校會以參考書、測驗卷取代課本的方式,法規中也明文禁止,「不得要求學生購買參考書或測驗卷」、「不得以參考書為教學內容,指定之家庭作業亦不得為參考書或測驗卷之內容。」

 

該要點已經正式上路,也代表今年開學後,全國不分公私立的國中、國小必須遵循該要點規範。教育部表示,國教署已請各地方政府每年度針對轄內國中安排到校訪視,並於111學年度調整地方政府訪視流程,除納入學生座談了解實況外,另請地方政府加強無預警訪視機制,且列入教育部對地方政府教育統合視導項目及一般性補助款考核項目。

 

教育部也說,針對高中職部分,已請縣市政府將學生在校作息時間的安排建立督導機制,並已將教育部主管學校納入簡任視察到校視導項目,督導學校依規落實執行。若發現學校未依規定辦理,會先行介入輔導,若輔導後仍未改善,私立學校部分將依「私立學校法」規定處置,公立學校則列入相關人員成績考核參據。

 

[聯合報 趙宥寧 2022.08.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老師 的頭像
    陳老師

    黑腳丫踩泥巴-文韻工坊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