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近五年來大專校院主動調減的寄存名額約一點二萬名,但實際取回的名額少之又少,僅一七四名。學者評析,寄存雖成常態,但少子化下,難再有契機取回,寄存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從招生策略著手改變。

 

據教育部統計,一○七至一一一學年,大專校院累計核定主動調減寄存名額,日間學士班為一萬二○五一名。細分學校樣態,普通大學寄存二八六五名,私立技專校院則是寄存大宗,總計九一八五名。

 

教育部統計也顯示,寄存招生名額後取回的機會並不高。一○七至一一一學年度核定回復學士班招生名額僅一七四名,其中普通大學一四六名,技專校院更只取回廿八名。

 

東吳大學教務長詹乾隆直言,雖然寄存已是常態,但問題不是寄存就能解決,且少子化不會反轉,寄存後評估也沒有契機再取回,一開始就要面對它,學校只能自救,東吳目前也未有學士班名額寄存考量。

 

一名不具名學者指出,寄存後,招生名額母數少,可美化招生結果,卻恐讓來年學生選校系時判斷失焦。另也呼籲教育部,部分私校已有意縮減規模,若政策仍是持續增加公立大學名額,未來五年對私校而言,勢必是場艱苦戰役。

 

[聯合報 許維寧 2022.08.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老師 的頭像
    陳老師

    黑腳丫踩泥巴-文韻工坊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