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賴在沙發上看電視iPad的爸爸們注意了!與嬰兒互動不只是媽媽的責任,英國研究顯示,父親與初生嬰兒若有良好互動,對於孩子未來行為發展有正面影響。

 

根據《兒童心理學及精神病學》,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在追蹤192個家庭評估父子關係與寶寶行為發展後發現,三個月大的嬰兒若與父親有良好的互動,到了一歲左右發生行為障礙的機率較低。反之,父親如果與嬰兒較疏離,孩子在長大後產生行為障礙,如學習力低落、無法融入同儕團體的可能性則會提高。而且,這種關聯性,在男嬰身上表現得更明顯。領導這項「爸爸要及早參與育兒」(Do early father研究的瑞成德尼Paul Ramchandani說:「我們發現,如果父親與孩子的互動熱切,孩子比較不會有行為上的問題。反之,如果父親表現得比較疏離,或是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緒,將來小孩有行為障礙的機會較大。」

 

他也坦承,目前無法證實爸爸與嬰兒疏於互動,是否是造成孩子行為障礙的主因。因為疏於互動,可能也代表家庭關係、夫妻關係陷入困境,與孩子的互動當然也會連帶出問題。不過,這項研究已足以提醒各位爸媽,與嬰兒早期互動的重要性。

 

跟上一個世代的爸爸相比,現代父親是開放度更高、更可能被引導,進而展現多元父職內容的一代。

 

願意開放心胸、學當好爸爸的父親愈來愈多。他們開始學習付出,懂得享受育兒之樂;他們積極尋求另一種父子或父女關係的可能,希望延長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賞味期限。「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至少可以選擇要成為怎麼樣的父母。」爸爸們,加油!

 

[親子天下林韋萱 2012.08.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老師 的頭像
    陳老師

    黑腳丫踩泥巴-文韻工坊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