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補教預估,新課綱上路第一年會考各科試題均強調素養取向、著重生活應用,若要拿A++,補教分析國文為2題,英文為2題,數學為1至2題,自然為1到2題,社會為2到3題。
補教數學科教師葉子豪分析,今年數學科出題較友善,隨新課綱上路基本概念、生活素養為重點而不著墨於複雜計算,考生觀念讀懂達題上就會很順暢,也代表數學不再有距離感。非選題則是高分群決勝關鍵,考生須將思考步驟寫清楚,考驗學生獨立思考、完整應對問題的方式。
葉子豪說,若考生非選題全對,想取得A++容錯率為1至2題,A+為3至4題、A則為5至6題;若非選題有錯,想取得A++容錯率則剩下0至1題,A+則為2至3題、A為4題。
補教國文科老師徐士閔則指出,今年國文科題數從過去48題降至42題,但考題依舊為14頁,可說題數減少但份量不減。圖表題也從去年6題增至7題,題組題則從7題增為8題,閱讀量增加部分考生可能較難統整文意,或僅能理解單一段落內容。建議考生,如果想掌握未來會考國文試題,應從閱讀中長篇文章開始。
徐士閔表示,今年國文科想拿A++容錯率為2題、A+為4題、A則可錯到7題
補教自然科老師楊過分析,今年自然科計算題為零,考前已建議考生,最後衝刺階段無需再拘泥於艱深的計算題,新課綱務求考生觀念正確、且能生活化運用。過去有些學生理解力不強但很用功,多少可拿到一定分數,但今年題目更強調思考性,概念不難但都被包裝過,對理解力較差的考生可能較為吃虧。
對此,楊過預估,今年自然科想拿A++能錯1至2題、A為3至4題,A保守估計可錯7至8題。
補教英文科老師蔣依帆也分析,今年學生只要掌握基本單字、片語約莫可拿下9題基本分。時態考題上考生不能再死背時態公式,而是要於考題中套入上下文、融入情境找出答案。學生也許會被題組的專有名詞嚇到,但其實大家都不認得,考題需耐著性子讀完,於選項上再用刪去法也可以穩扎穩打找到答案。
蔣依帆建議,英文科、英文聽力試題更具生活化,考生可抽空一天聽兩次、每次七到八分鐘英語廣播,長期就可換來進步空間;每天亦可閱讀一至兩篇英文短文,培養抓出文章重點、上下文解釋的能力。推估今年英文科想拿A++可錯2題、A+為3至4題、A則可錯5題。
補教社會科老師范郁彤則說,今年社會科圖表題佔據一半,對學生來說,資料解讀、圖表轉譯已經是社會科必備能力。社會科近年亦強調情境題,如第22題題幹僅給予人物和國際形勢發展,並未明確提到年代,內容其實不艱深,但需要學生掌握的資訊量、線索已變多才能正確判斷答案,思考的靈活程度將成為決勝關鍵。
范郁彤表示,今年社會科想拿A++錯2至3題比較保險,A+則可錯4至5題、想拿A則可錯6至7題。
[聯合報 許維寧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