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Happy知道什麼是幸福,所以當下珍惜;而我們不知道,只能悵然若失。
就這本薄薄的小書而言,我只能說:「算它狠!」
其實故事真的很「老梗」,在看之前就知道結果一定很催淚,也做好心理準備了,結果還是照樣哭出來……
大概對任何一種動物而言,人類永遠是最奇怪的。他們擁有地球上最多的資源,有高度的聰明才智,創建出所謂的「文明」並使之傳承而形成「文化」……
那些「豐功偉業」動物們還真做不來,譬如與我們關係密切的狗,很明顯的,牠們是以附屬的形式從屬於人類的社會體系裡。
對呀,我們擁有很多,而且是最聰明的,但是我們不快樂!
以一個「命案現場」式的開頭,讓Happy和中年大叔來到我們的視野中。書裏頭的Happy看盡了一個家庭的興衰,也見證了這時代變動下所伴隨的變動與不安,就像你我一樣,我們都在這個背景之下,演自己的故事。
不過,簡單的故事,只要情感深厚,還是能在平凡體現真誠的偉大,就在如同我們所過的日常生活裡。所以,當爸爸最後窮途陌路,把車上的家當全賣了,心裏卻嘀咕著:「明明什麼都不剩了,看到有你(Happy)在身邊,就覺得怪幸福一把的。」那種有你有我的互存感,令人動容,但也為之心酸。
這句話除了說明爸爸和Happy在一起很開心,也說明了一件很諷刺的事―—―在此際遇之下,能相信的,互為陪伴的,不是人。
現今社會真的很弔詭,寧願養寵物,卻不想與人交際。寧願養貓逗鳥,也不願與人談心。所以我們只說「三分話」,其他七分則是爛在肚子裡,否則只能請親愛的寵物們多多擔待,因為只能向牠們傾吐……
我甚至猜想,搞不好那些寵物們才是真正的「萬物之靈」,看起來我們才是,但「操暗盤」的其實是牠們。否則,牠們為何可以得到人類最寶貴的信任?沒有信任,就無法充分的了解,而這可是「愛」的先決要件。
依此類推,我們「愛」寵物,就是不「愛」人?
原來,我們的社會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挺變態的,而我也是變態中的一分子。
原來,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我們不見得只被轟轟烈烈的故事感動,而是像我們一樣的人、事、物,使我們感同身受,會心酸難過。
原來,我們的信任,只能給予寵物,而不是同為萬物之靈的人。
原來,我們不見得會為了金融風暴而痛哭,卻會為可愛的Happy落淚。
原來,Happy知道什麼是幸福,所以當下珍惜;而我們不知道,只能悵然若失。
原來,越是平淡的,越是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