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今天第二天,下午國文綜合測驗登場,闈場內教師說,今年語體文(白話文)比率約占52%,考生閱讀時的困難度相對較低,考生擁有較充裕時間閱讀作答,整體雖較去年簡單,但難易度仍維持在「中間偏難」,在於多要求考生先檢索文章訊息再形成理解,多數考題評量考生評析鑑賞、思辨、推論等高層次能力。
大考中心闈場內教師表示,今年國綜試題取材直接使用各家課本選文文句約17課,考題特別注重文本的內涵和意義,此外,今年語體文(白話文)比例約占52%,考生閱讀時的困難度相對較低。考題也結合多元閱讀形式,包括圖表以及圖表和文章的組合,並兼具古今中外散文、小說、元曲、劇曲等,兼顧不同的閱讀能力。
闈內教師也指出,國綜同樣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礎語文知識包涵字音、字型、詞語運用,第二部分則是高中教材篇章內容,第三則是重頭戲篇章閱讀和賞析能力分析,語文基礎題占分24%,篇章閱讀占分76%。
闈內教師說,今年國綜相較去年閱讀量、文言文比例均降,考生擁有較多充裕時間閱讀和作答,整體感受雖較去年簡單,但難易度仍維持在「中間偏難」,要求學生先檢索文章訊息再形成理解;大多數考題評量考生高層次思考能力,考生需評鑑賞析、思辨比較、因果推論,或了解文意後綜合選文素材的觀點,再判讀敘述是否正確,考題包括31至32題、33至35題都有此傾向,考生需扎深語言學習的基底才能游刃有餘,具備鑑別度。
闈場內試考生則表示,今年國綜試題「難易適中」,今年未見生澀難懂的文章,考生只要夠細心就沒有無法理解的題目;字音字形題也未出現冷僻的字彙,多考驗判斷常見錯誤字的能力。
試考生則指出,考生分出高下的關鍵之處應在於如何在讀懂篇章後,將各篇章旨意結合,如題組31至32題須正確理解題文所舉的元曲意義,結合白話文表達的文意,才能選出正確選項;今年閱讀測驗也與圖表結合,如第4題將詩人透過詩文提及彼此的交友網路表格化,旨在測驗圖表判讀。
整體而言,試考生認為試卷未出現過去常見需背誦的國學常識題,取而代之的多是涵蓋生態、天文、醫學、戰略分析等科普文章或素養題型,亦可見考題愈來愈注重檢視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獲取資訊的能力。
[聯合報 許維寧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