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腦力的食物來源
早餐:
■高蛋白質
瘦紅肉如牛肉、豬肉、雞肉、雞蛋、海鮮、鮮奶、低脂優格、乳酪、豆漿、豆腐、芽菜、深綠色蔬菜、豌豆、扁豆、水煮鮪魚
■omega-3脂肪酸
秋刀魚、鯖魚、鮭魚、烏魚子、魠魚、核桃、水煮鮪魚
■DHA、EPA
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鰻魚、母乳
■α-次亞麻油酸
花豆、綠豆、黃豆、黑豆、甘納豆、核桃、蕎麥、大豆、亞麻仁油、芥花油、菜籽油、大豆油、小麥胚芽
■卵磷脂
蛋黃、大豆、豆腐、味噌、納豆、羊肉、五榖胚芽、酵母、毛豆
■複合碳水化合物
糙米飯、全麥麵包、馬鈴薯、豆類、未精製的榖類、蔬菜、水果如香蕉
■維生素B群
糙米、小麥胚芽、燕麥、菠菜、西瓜、瘦肉、蛋黃、花生、蘆筍、豌豆、菜豆、堅果類、深綠色蔬菜
■鋅
葵瓜子、南瓜子、麥芽、糙米、榖類、牡蠣、蛤蜊、海鮮、魚類
■硼
堅果、綠色蔬菜、水果如蘋果、梨子、桃子、葡萄
■鎂
杏仁、榖類、豆類、花生、香蕉、深綠色蔬菜、海鮮
午餐:
■低脂高蛋白質
瘦肉、雞蛋、海鮮、鮮奶、低脂優格、乳酪、豆漿、豆腐、芽菜、深綠色蔬菜、豌豆、扁豆、水煮鮪魚
■蔬菜、水果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瘦肉、蛋黃、花生、蘆筍、奇異果、豌豆、菜豆、芭樂、西瓜、柑橘類
晚餐:
■複合碳水化合物
糙米飯、全麥麵包、馬鈴薯、豆類、五榖類、蔬菜、水果
老人、準媽媽和小孩如何吃出聰明?多吃含蛋白質、抗氧化劑的食物,不怕變成老糊塗
很多人一想到老,最害怕腦子不靈光,變成老糊塗。
因為看清「青春不會再回來」,所以,王永慶也非常注重「頭腦有沒有健康」。在力求簡單、少樣、微量,以及細嚼慢嚥的飲食原則,和規律的運動、作息生活下,他總是可以頭腦清明,指揮台塑集團不斷提出新投資、新計劃。
走過一世紀,今年九月將過百歲壽誕,陳立夫眉開眼笑的說:「活到一百歲的人不少,但能像我這樣腰背挺直的走出來,腦筋不糊塗的人不多了。」
陳立夫的養生秘訣是,每天三餐中必有一頓在吃菜之前,先吃一碗麥片粥,裡面有他的獨家秘方:黑木耳、蘑菇、香菇、芹菜打成汁液,混合煮成一大碗。
除了喜吃青菜豆腐,他最愛吃的是小銀魚炒蛋,而且每次都有一、兩百條。他開玩笑的說,中國人向來有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那他不就等於每次吃下三、四百眼睛的營養?所以,他的視力驚人,不用眼鏡或放大鏡,就可以閱讀。
老年人所需要的營養,以蛋白質最重要,不管是魚、雞或乳製品,至少應有百分之十二的熱量來自蛋白質。
此外,瑞士科學家也發現,六十歲以上的健康老人,血液中的抗氧化劑如維他命C和β胡蘿蔔素含量最為豐富的人,心智功能和記憶力維護得比較好。
多吃含omega-3脂肪酸和葉酸的食物,準媽媽和小孩聰明又健康
孩子的健康,完全要視母親的營養狀況是否良好,尤其是懷孕時期,含omega-3脂肪酸和葉酸的攝取要足夠。老一輩常說,吃魚會聰明。
彭巧珍指出,在嬰幼兒期,由於神經尚未發育定型,魚類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幫助腦神經及視神經的發育,對胎兒的腦部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從懷孕開始,準媽媽就應該多注意omega-3脂肪酸的攝取。
此外,葉酸在胎兒腦神經系統發展、新生組織分裂與新細胞合成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葉酸在懷孕初期最重要,需要量比沒懷孕時多出一倍。
餵哺母乳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母乳含有豐富的DHA,尤其是初乳含量最高,「每一百毫升的母乳就有二十二毫克以上的DHA,可說是寶寶獨一無二提高腦力的食物,」趙思姿指出。
而哺乳母親的飲食也會影響乳汁的成分,因此,計劃餵哺母乳的母親應多補充含DHA的新鮮深海魚,每週至少二至三次。此外,研究也發現,吃素的哺乳母親,乳汁中DHA的含量較少,建議可多吃含α-次亞麻油酸的食物如花豆、綠豆、大豆、甘納豆或核桃。
[親子天下19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