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作文有學習的途徑嗎?

A:有。為廣納人才,古時自隋唐以來行「科舉取士」制度,以試卷讓考生抒發己意,表達意見,比的就是思想見解的深度和文筆的高低。有思想才能準確判斷不誤事,一定程度的文筆,可代表該生的表達、溝通能力。就算是現代社會,仍是非常重要。

韓愈<師說>有言:「古之學者必有師。」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因此,若有老師指點,可縮短摸索的時間,更能藉由討論或發問的過程中激發創意與靈感

 

 

Q如果孩子沒機會上作文課,有自學的方法嗎?

A:有。根據我們的研究了解,很多書讀得好、成績優異的孩子,不見得去上過作文班,因為他有大量閱讀的習慣,再加上天資聰穎,所以懂得運用、模仿別人的寫作技巧,碰到他容易寫的題目,便會時有佳作。簡單的說,就像是他沒吃過豬肉,但是看過豬走路的道理是一樣的。

 

 

Q:除了應付考試,作文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A所有的家長都知道,一個人的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他未來的表現,無論是履歷、自傳還是工作報告或論文研究,都需要良好的表達能力。例如推甄的自傳和工作的履歷,寫得好,第一印象就先加分了一個人若是口不能說,手不能寫,從事任何工作都很吃虧啊!現在的工作,據說連清潔工都要拿起筆來寫報告。書寫的能力重不重要呢?所以孩子們,加油吧!

 

 

Q多背成語,可以讓孩子寫出優美的文章嗎?

A很多人以為多背成語就能寫出優美的佳作,這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

綜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很少因為成語多而聞名,反而是很少用成語來寫作為什麼呢?文章是需要去「鋪陳」的,一句成語就把意思說完了,試問,它還需要鋪陳嗎?

總而言之,成語的使用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應該是刻意外加的

記得九十六年的高中基測考試,題目是「夏天裡最棒的滋味」題目之簡單,任誰都會寫,沒想到竟然有六千多個考生以零分計分,究竟是怎麼回事?

根據打分數的老師們表示,這些孩子大多聽從補習班老師的話把自己熟記的成語都寫進去,根本不管是否跟題目有關。

所以得分的第一個條件是「要切合題目發揮」,寫了一堆成語卻偏離主題,當然是零分計算了。

 

 

Q孩子的課外讀物讀得不少為何還寫不好文章?

A:不見得。文章要會寫,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多讀書只是其中一個條件而已,例如增添寫作的內容、刺激思考……等。而且文須將觀念以文字完整表達,尤其是考試或比賽時,還有時間限制的壓力,困難度就更高了

不相信你可以問問自己,讀了一輩子的書,為什麼沒有成為作家呢?所 以啊,不要再苛責孩子了。

 

 

Q孩子的表達力很差有什麼方法補救?

A第一,要多看書,多看書不一定表達力好,但是不看書,保證肚子裡沒

     有內容。

第二,要多背記詞彙,平時不累積詞彙,以免「辭到用時方恨少」。
第三,要多表達,且是掌握重點的完整表達,說不完整、沒有重點, 就再說一遍。

第四,要多寫,好的文筆是練出來的。

若以上的方法都試過卻仍然無效,就表示孩子可能有特殊狀況,就要趕  快趁早請教語文專家找出解決之道。

 

 

Q孩子正蒙啟蒙階段我該如何訓練他思考及邏輯推理的能力?

A第一他發表意見,不要嫌他話多。

第二當他說不清楚時請他再說一次,父母把正確的說法講一遍,再請他復誦一遍。

第三千萬不可跟他用「兒語」來對話,否則錯失發展大腦最好的黃金時期了。

第四多多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藉由思維的反覆辯證,訓練邏輯推理的能力並運用於任何領域儘量不立刻給他答案,保證你能訓練出傑出的下一代。

第五,當孩子識字以後,要求他讀書時要大聲唸出來。因為文句是有條理的組織,當他專注在唸誦的過程中,大腦就會開始消化、理解所讀的句子,書讀多了,自然就能訓練他的邏輯推理能力,還可增強朗讀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老師 的頭像
    陳老師

    黑腳丫踩泥巴-文韻工坊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